曹妃甸煤码头正在接卸煤炭。(曹妃甸宣传部供图)
自首钢异地搬迁以来,面湖向海的曹妃甸便拉开了协同创新的序幕。近日,中德(曹妃甸)智能制造座谈会举行,来自德国智库科技界及商会企业代表来到中国河北唐山,在这座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共谋发展。会上,还签署了6个合作协议,助力曹妃甸做强中德产业承接平台、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联通全球的枢纽重地,曹妃甸区近年来全力打造河北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综合保税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RCEP实施示范区。该区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值694.7亿元,分别增长8.2%、20.1%和19.1%,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为全河北省第一。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曹妃甸开通至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等多条中欧班列,构建了覆盖三北、连通蒙俄、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今年是中德建交51周年,为持续深化中德交流合作,探索推进曹妃甸产业转型升级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曹妃甸专门谋划建设了中德科技生态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区域内商务服务区、标准厂房区、生活服务区配套功能完善,可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办公、研发、生产、生活等各项需求。
据了解,目前,唐山有140多家企业与德国有经贸往来,在轨道交通、卫生医疗、职业教育等领域广泛合作。近年来,凭借自贸区、保税区、示范区等多层级叠加政策优势,曹妃甸推动中德产业园等做实做强。
今年3月,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和中德科技园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在德国海德堡市中德科技大厦设立了曹妃甸(德国)离岸投资服务中心,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业合作、项目投资、人才引进、考察互访等各方面优质服务,进一步促进曹妃甸区与德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方面深化合作,全力打造曹妃甸区与德国合作交流的平台窗口。
曹妃甸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刘宏策介绍,中德双方在此次座谈会上还共同签订了6项合作协议,涵盖经贸合作、医药平台、职业教育、食品药物生产、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平台建设等多个行业领域,涉及功能性食品、营养素和植物药生产基地以及氢能系列合作项目。同时,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与曹妃甸区人民政府就共同推动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签订合作备忘录。
“曹妃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德国企业在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国际贸易、职业教育等六大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刘宏策表示,曹妃甸建有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2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中心、装备制造园区科技大厦等创新平台,曹妃甸新城科技创新产业园已入驻华为、百度等181家知名企业。未来中德重点将在先进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专用装备、节能环保设备、3D打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冰雪装备等领域寻求合作。
曹妃甸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国内大型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向曹妃甸布局,目前已聚集北汽福田、华电重工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未来将在能源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氢能和光伏材料等领域寻求合作。
国际贸易方面,曹妃甸具备整车、肉类、水果、冰鲜、粮食等各类口岸资质,是平行车进口、二手车出口试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煤炭、矿石、原油、天然气四大储运基地建设,已成功发布煤炭、铁矿石价格指数,未来还将发布原油、天然气、木材、食糖等价格指数。同时,专门建有港口贸易大厦作为贸易企业办公场所,设有海关、海事、检验检疫和审批、税务等部门办事机构以及银行网点,入驻企业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及系列自贸区政策。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